答案:葛培理名词解释:英文名译为比利·格雷厄姆。美国南浸礼会牧师,布道家。生于北卡罗莱即州夏洛特,先后在鲍勃·琼斯学院、弗罗里达圣经学院求学,并在该圣经学院加入南浸会,1939年任神职,开始布道活动。以后入惠顿学院深造,1943年获惠顿学院学士学位。同年与来华传教士之女R.M.贝尔结婚。在1943—1946年任伊利诺州西泉第一浸礼会牧师。1944年入基督教国际青年团体。1947年起任西北学校校长达4年之久,并积极开展布道工作。1949年在洛杉矶发起持续两个月的大规模布道运动,由此成为全美著名人物。1950年命名其布道运动为“十字军”,并组织“比利·格雷瓦姆福音联盟”,设立“决定的时刻”的广播节目向全国布道。1951年又制作数部布道电影。1952年在日报开辟专栏“我的回答”,解答各类与福音有关的问题。1953年首次出版其著作《与上帝共平安》,十分畅销。葛培理的“十字军”布道会不仅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各大城市公共场所召开,于1954年“十字军”还发展为国际组织,在伦敦建立“国际十字军”,在世界各地从事福音布道活动。到60年代“十字军”布道运动遍布全美各地和世界六大洲。1955年葛培理积极帮助创办福音派喉舌刊物《今日基督教》,该杂志面向世界,发行量极大,与自由派刊物《基督教世纪》争夺群众。葛培理积极推进各国福音运动,直接促成福音派于1960年在端士蒙特勒、1966年在伯尔尼、1974年在洛桑召开的几次世界福音大会,大力支持亚、非、拉、欧、美等地区性福音大会的召开。葛培理自50年代起一直与白宫有着良好关系,常出入白宫布道,是尼克松等总统的密友,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葛培理在科学思想上属新教温和保守派,强调人人皆罪人,需要基督的拯救;《圣经》无谬误,是上帝的赠礼;因人皆罪人,他们所创造的社会必定存在邪恶,要解决社会罪难靠基督,首先使人心皈依。葛培理本人思想也是随时代而变化。早期反共,对社会不关心,但在民权运动影响下,转而关心社会,强调人类的尊严,社会正义。虽然他们认为人心皈依基督是改变社会的要素,但对社会福利事业较为关心,为此设立了社会福利基金,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表示友好,出访了其中一些国家,80年代曾两度访华。近年来因健康原因,葛培理已退居幕后。1977年惠顿学院建立比利·格雷厄姆中心,为学者提供研究其生平及思想的各种资料。今天世界上出版有关其生平和布道书籍达300多种,《新闻周刊》有关他的报道达50多篇,在当代美国和世界上,他是知名度很高的宗教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