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分析:前一段时间,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肇事者李启铭(又名李一帆)一句“我爸是李刚”,引发了网民如潮汹涌般的一致谴责。在这一桩事件中,公众对专横跋扈的权力以及“官二代”趾高气扬的“炫权”行为的痛恨心态,溢于言表。假如你爸是李刚,你会怎么做?不消说,这时候很多人极有可能像李启铭那样,试图躲进权力的庇护伞下,就像一个闯祸的孩子哭喊着找老爸。这是河大校园车祸事件的另一个痛点,却似乎无人愿意提及。那么,当整个社会拜倒在钱权脚下,我们却对一起交通肇事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是否太过于入戏了?在许多情况下,老百姓只能用网络方式表达对权力的憎恶和嘲弄,但同时也透露出了人们对权力的忌惮与膜拜。在这种对权力名为痛恨实为推崇的社会思维下,就算今日能够杀掉李启铭以平民愤,可这种社会陋习和思维惯性能够得到足够的反思与警醒吗?并不是为了批评激情昂扬的民意,而是想就此提出一点:当我们面对社会不公,应当采取办法遏制不公,尽量在法律(也离不开道德制约)框架内解决问题,而不是激起新的不公,乃至于以暴制暴,走向用拳头讲话的丛林社会。在这过程中,驯服脱轨狂奔的公权力及其受益者至为关键;同时也要警惕,追求正义的力量不应沦为不受理性约束的暴力机器。ks5u答案认为法治才是值得追求的正义,其他的或许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