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城市绿地:国家标准所称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
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这个概念建立在充分认识绿地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是对绿地的一种广义的理解,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评价的内容:
1.绿地系统整体格局的合理性:首先从城市整体水平上收集各类图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城市整体的绿化状况和绿地指标,与国家有关标准和绿化先进城市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其位置和优势,分析不利因素及其原因。对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评价其布局是否合理。另外分析绿地斑块数量和布局,各类绿地公园是否体现了贴近市民、以人为本的思想。
2.绿色廊道和绿地斑块的结构分析:重要绿色廊道和大型绿地斑块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对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进行评价后,要对其进行专门评价。城市绿色廊道主要包括城市主要干道和对外通道、城市河流和渠道,要对这些廊道的绿化情况进行评价,特别是城市河流廊道中的河岸带结构是否得到保护和维持。城市大型绿地斑块主要包括城市区级以上各类公园、大型广场绿地等,分析其各项绿地指标及服务半径、内部空间结构和配置、植物种类组成和生长情况、群落结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等。
3.生物多样性分析:在城市总体和分区水平上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尤其是对植物种类组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中各类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组成结构。确定目前的主要绿化树种,分析其生长情况和绿化效果,与地带性二致的非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当地特色型和特殊性种类的数量、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4.各类绿地及绿化管理评价:在上述分析评价基础上,分别对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类绿地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等方面。从绿地空间配置、绿地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长情况、管护情况及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总结其优点和经验或模式,分析其问题和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