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

发布时间:2025-07-02 23:44:50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

1 、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D )

A,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的标志是( D)

A,马歇尔计划

B,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 、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 D)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4 、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5 、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 、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 年非洲 17 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 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 、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 同西欧、 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8 、中国何时加入 WTO( D)

A,1999 年 11 月

B,2000 年 12 月

C,2001 年 11 月

D,2001 年 12 月




9 、9.11 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B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0 、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二、不定项选择题(15 分, 每题 1.5 分)




1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BCD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

问题

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 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 、国际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方针有( ABD) A,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B,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C,和平与发展 D,有所作为




3 、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 世界经济形成的三大中心是


( ABD)

A,西欧 B,北美 C,东欧 D 亚太 E,中东




4 、冷战后构成中国新外交风格的外交指导原则是(D )

A,平等互利 B,互相尊重 C,不搞对抗 D,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




5 、90 年代以来, 日本加紧了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的进程,为此采取的措

施是( ABCDE)

A,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加强海外军事活动






B,立足亚太,积极确立日本在亚太的主导作用

C,积极争取提高在联合国的发言权

D,加强日,美,欧三边关系,致力于建立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

秩序"

E,重视发展同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6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主要包括( ABDE)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77 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E,八国集团

F,以日美同盟为基础




7 、"马歇尔计划" 的主要意图是(AB )

A,通过援助西欧,加强反共的力量

B,试图控制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的经济

C,为美过剩的资本寻找市场

D,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




8 、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A )

A.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B.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C.经济互助委员会终止 D.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 ABCDF)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互不干涉内政 E,独立自主 F,和平共处




10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ABC)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不干涉别国内政和社会制度

C.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建立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同

步进行







三、判断正误(10 分,每题 2 分)

1 、欧元不能降低和减缓美元波动对国际金融的冲击,对金融关系的

稳定不会产生积极作用。(F)

2 、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认为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

民族、宗教或国家混为一谈。(T)

3 、所谓"先发制人战略"不是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F)

4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T)

5 、"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T)

四,简答题(20 分,每题 5 分)

1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

基本立足点及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a、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着我国的对 外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这对于反

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b、 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国家 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物中不屈服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和指 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局势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

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 则; 即: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

张,维持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

d、 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中国对外政 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有 着相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历程,现在又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

等任务,因此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

本立足点。

2 、何为雅尔塔体系?

答: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英、苏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






图。美、英、苏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为了各自的利益, 就 如何结束战争, 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等问题, 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达成了谅解和协议。其实

质是由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 划分势力范围。

3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 1、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日趋缓慢, 甚至停滞倒退,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政权根基。

2、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不足,个人专断,官员腐败,

日益脱离群众, 失去民心。

3、改革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直接葬送了社会主义的全部成果。

4、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

强大助推力。




4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指的是哪三个联合公报?

答: 1、1972 年 2 月 28 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

2、1978 年 12 月 16 日,发表的《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

公报》

3、1982 年 8 月 17 日,发表了《八一七公报》

五,论述题(45 分,每题 15 分)




1 、试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答: a、经济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






破国界, 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这种合作与调节使各国在生产、 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构一体化的方向演变。经济集团化则是指在 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相互之间从经济往来走向经济合作、经济联

合直到经济融合的历史进程。

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集团化作为世界经济中同时存在的两 种趋势并不相悖。地区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 是 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段,地区经济集团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 集团对外排他性,并导致贸易保护主义,但同时有具有开放性,除了 内部大开放,对外也以更大的力度促进更多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地区经济集团化会进一步加速世界经济全球化 进程。正是集团化和一体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使得这两大趋势同 时存在并不断加强。从短期看,世界市场将因为集团化而相对分割, 而从长远看, 这种开放性集团的相互依存, 必将导致未来世界经济进

入更高一级的一体化阶段,集团化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试述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答: a、冷战后世界各国都在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而绝不会牺牲或 者放弃自己国家的利益,屈服于别国的利益。由于这一根本原因再加 上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导致了世界政治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而多极化

也是当今世界形势的一个特点。

b、政治多极化主要表现在: 战后, 美国力图建立单级世界,以确保

美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并使 21 世纪成为“美国世纪”,形






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美国的这种霸权主义倾向遭到了其他国 家的强烈反对和极力抵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欧盟、日本、俄 罗斯和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谋求 政治地位的要求也日益增强, 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多的“发言权”, 打破“一超多强”的局面, 形成多极化发展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表 现出多个中心或立足点,各个国家力量的发展和相互制约, 使得世界 政治朝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而世界这种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也是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 、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面临哪些挑战?

答: a、战前广大发展中国家曾是帝国主义国家长期统治、掠夺和剥 削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 遭受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战后民族解放运功和非殖 民化进程,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形成了战后南北关系,虽然 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了重大改变,但是这种改 变, 并不是根本性质上的转变,由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

南北关系仍然是发达国家控制与剥削发展中国家。

b、目前,受经济、科技水平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 许多发展中 国家并没有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基本上仍从属于发达国家的需要, 向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给其提供农矿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 成品。这样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及在国际经济中

的垄断地位, 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技术转让等途径继续掠夺和






剥削发展中国家。

c、在国际贸易领域,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垄断地位和较高的劳 动生产率,以形式上的等价交换实现其实质上的不等价交换, 以获取 巨额利润。发达国家为了获取巨额利润,竭力维护其出口制成品的垄 断高价,而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初级产品实行垄断低价, 竭力扩大 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原料初级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对发展中国

家进行多重盘剥。

d、在国际金融领域, 由于发展中国家多数贫穷, 财政拮据,所以不 得不受制于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仍以少数发达国家的 货币为中心和杠杆,通过汇率和利率的变化来积累财富,转移危机,

从而盘剥发展中国家。

e、除了在经济领域之外,当今的发达国家还利用其在政治上的有力 地位,加大干涉别国内政和外交,例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等; 通过文化扩张排挤别国文化发展地位,以企图通过文化侵略来达到控

制发展中国家的目的。

专业技术学习
专业技术学习
搜搜题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