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也是一种力量。
柔弱也是一种力量。
柔弱也是一种力量。
目前社会和中的传统文化都一直忽视了柔弱,
而过分强调了“刚”、“道德”、“正义”等。
“柔弱”归结到职场,可表现为示弱、平衡、以退为进,或服输、放弃、出局等策略。——前者是进取,后者是舍弃。
示弱、平衡是手段,以退为进是目的。——服输、放弃、出局也是如此。
大部分人从来没想过要示弱于他人,更不懂平衡,——以退为进就更难做到了。
但服输、放弃、出局似乎很容易做到,——只是大部分人都是很随意地结束,结果落下了无数个无言的结局!
——要设法将柔弱转化为力量,——不要随便的、毫无收获地放弃——即便是菜鸟,也有力量。
技巧一:示弱的技巧
每一本励志书上都这么写:要奋斗、要进取。
——我不怀疑奋斗的意义,但不怀疑不代表认同。
——一个人如果不停地战斗,结果只有一个——更快的去死。
——战场上死得最快就是那些所谓的勇敢的士兵;
职场上直爽的人永远会被人打压或利用。
——所以,战场上活到最后的都是兵油子;
职场上爬上管理层的都是老江湖。
——我们应该谦虚地向他们学习这些生存的智慧。
——鼓动人心的口号远不如老实待在壕沟里来得实在,
虚无缥缈的许诺也比不上踏踏实实到手的薪水或利益。
没有希望的未来让人难过,——而现在的收入不能高于支出你现在就会很难过!
——向现实低头是勇气不是堕落,——明明拗不过还硬挺着那才是愚蠢(好汉不吃眼前亏)。
——没人喜欢强势的人(很多人欣赏强势的人是因为对方没有对他进行压迫)。
——很多事,特别是一些悲剧,只要不是发生在你的头上,我们大可以视而不见甚至幸灾乐祸。
示弱包括
缄默、收敛、通过第三方传播设定信息、主动讨好、放弃一些非核心利益等技巧,——示弱是一种策略。
下面分别陈述:
技巧一:缄默。
声音叫得最大的人只是表示他嗓门大,爱叫唤,——不一定是什么了不起的人。
——色厉内茬或面如土色都不是坚强。
当需要示弱时,首选的动作就是保持缄默。
首先,不多说话就会少说错话——职场上祸从口出的案例最常见。
其次,观察对方以及他的言论,分析总结其论点和论据,——为下一步动作做准备。
再次,缄默能让你看起来更稳重和成熟,更值得尊敬和信任。
最后,缄默就是不给对方对你有见招拆招的机会,——对你放松警惕,因此就不会有更多的流言和阴谋来对付你。
任何一种技巧用起来都有优点和缺点,其结果可能是成功和失败,
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能否精确地把握技巧实施的时间和过程控制。
因此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实施缄默这个招术时的一些技巧。
1、时间的把握:
当不了解大局势时,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刚发生时,适于使用缄默,——而不管事件本身是否有明显的倾向。
——大部分时候,越是掌握更多的情况就越能保持更多的主动。
——当局势发展要进入到另一个层面前,是使用缄默招术的有利时期,——而这之后,是坐等时局的突破,还是延缓时局变化的时间,则需要通盘考虑。
2、适用的环境。
缄默广泛适用于流言、陷阱、旋涡、动荡、败局、残局等不利环境,
——在积极环境下的其使用的机会较少,
而且此种环境下其作用也不大,
并且适应这种环境有更好的招术。
3、缄默的本质。
缄默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实际上是在暗中动作、背后操作。
——缄默所以不同于沉默是因为:
缄默意味着你有采取行动反击、反抗的能力却没有行动。
——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一些暗示和姿态,——将你缄默的本质传达给特定人群,——聪明人收到信息后一般都会有所考虑。
4、过程的控制。
下列几种情况应中止缄默:
事件发展即将失控、
对方对你的缄默或其他暗示没有收敛的迹象、
新的突发因素出现、
舆论开始转向不利于你的情况
......
等。
技巧二:收敛。
收敛是指隐藏锋芒,韬光养晦的策略。
——前面讲过,遇到别人的指责或攻击时,应快速反应,——但那适用在事件发生的前期,——是要试图用快速反击打断对方的部署,扼杀事态于萌芽中。
但是老道的对手或严重事件一般不能被轻易扑杀,——此时往往你的动作越大而对方反击越强烈,——从而坠入对方设计好的圈套或陷入局势失控的境地。
这时,因为你前期的动作很大,缄默会让你显得缺乏底气,有低头认输的含义。
收敛是在大众面前隐藏锋芒,——在关键人物面前保持一定的活动强度(后者必须坚持,否则会有全盘皆输的可能)。
收敛是示弱策略的第二种层次,
是要通过收敛来引导大众的看法和舆论(此时,你对关键人物的活动水平不能降低),
同时让对方知道你不会轻易地屈服
——在舆论和氛围的作用下,对方感到继续对着干没有必胜的把握,同时又感觉自己占了上风,因此收手可以接受。从而达到一定的示弱目的。
——在实施收敛策略时,往往就得开始着手准备强力反击了。
收敛的实施时间一般在对方发动最强势攻击之前的时间段,——如果对方的攻击过于强大,强大到你无法抵御,那就应及时采取其他的措施去应对了。
——如何判断对方什么时候发动最强势的攻击呢?——这要依据你自己承受的感觉和对对方信息的掌握程度。
技巧三:通过第三方传播设定信息。
缄默和收敛都是自己对大众、群体采取的一些策略。
事实上,不是每次、每个人都能发现你是在缄默和收敛。
——世界上有多少沙子,就有多少傻子。——大众的平均智商总是低于个人的智商。——群体是可以被欺骗、利用和引导。
——当然,群体愤怒后反击的力量也很让人头疼。——谁掌握了舆论,谁就大致立于不败之地,——即便失败,也能获得同情和掌声。
——人与人的追求不一样,
但建议大家情愿要实际的利益也不要去得到同情,——因为同情太廉价.——甚至乞丐都不要它。
通过第三方传播设定信息是是指:
精心包装好编排好的消息,通过公司消息灵通人士将信息传达给整个群体。
——这里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侧重于你被打压、欺负、委屈等的情形。
——但不要把你说得毫无缺点、毫无错误,——而应适当地给你自己安排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这样才能让受众有代入感,激发同情心。——这个世界没有完人,说谁毫无错误、缺点就是个谎言。
技巧四:主动讨好。
如果你能更现实地看问题,那你就可以更加超脱地看待原则、道德这类问题。
——当你看多了沧海桑田的变幻,
看多了生死边缘的挣扎,
看多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你就会淡然面对富贵贫穷、生老病死。
——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大部分都会达到这种境界。
如果能理解并提升到这种境界,会让你人生的宽度和深度都得到扩展。
——中老年人做事沉稳、圆滑、现实,做起事来滴水不漏,
而年轻人则大部分都是有闯劲、原则性强、不肯低头,还很冲动。
——以上这些只是上面境界在一个很小范围内的表现——即:能屈能伸、可进可退,内心不受世俗的约束。
对对手,说穿了就是利益冲突,——能用利益摆平的冲突就不是冲突。
——很多人做事很固执的原因在于忍不下一口气。
——从利益角度讲,这口气少吸多吸会有影响,——因为涉及自己的自尊和别人的评价;
从现实的角度讲,“争气”这个说法真没有什么意义。——聪明人大多不会作口舌之争,——而这个世界想争气的人远多于聪明人。
技巧五:放弃一些非核心利益。
如果能用主动讨好或示好就可以打发的对手,往往对你构不成威胁。
而职场上遇到的大部分情况是对方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摆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架势,——而往往后台又极硬,不易对付,
这时,只能舍弃你的利益。
而舍弃利益本身又包含了许多技巧。
——舍得是一种态度,舍弃是一种行为。
舍弃的要点在于:
舍弃就是放弃,——就是不要对你即将放弃的资源再抱有企图,——否则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得到利益的对手或许会心满意足而偃旗息鼓,没得到利益的对手会增加攻击的强度和范围。
——如果遇到那种得到了你舍弃的利益后,还有能力,并还想把你整死的对手,——建议早准备后路,不要过多纠缠。——贪得无厌又不要命的对手是可怕的,——那是坏人里的极品,
——作为职场经理人,我们远不是他们的对手!
——既然不能战胜就早点认输。
——不和他们斗,是因为我们不是对手;
不成为那样的人,是因为那些人最终悲惨结尾的概率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