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十七年”中国电影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十七年”中国电影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10 19:00:49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一、鲜明的现实性与时代感 法国电影史学家贝热隆说,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正是有了这一点,西方人才可以通过中国电影来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十七年”电影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现代与当代革命史,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风云人物和普通的劳动者,以及他们成长、战斗的历程和生活的环境。所以,“十七年”的中国电影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人民、中国的风土人情。 二、 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 “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力图体现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如:林则徐、邓世昌、施洋、朱老忠、吴琼花、林道静、聂耳、董存瑞、李双双等。除了以上这些英雄人物外,《我这一辈子》中的巡警“我”、《林家铺子》中的林老板、《早春二月》中的肖涧秋等,这一类人物有着较为复杂的性格特征,塑造好他们要求创作者具备深厚的功力。 三、 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电影艺术家 这些电影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在“北影四大帅”中,成荫擅长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他的作品具有史诗性和纪实性的特点,风格“简洁明快、质朴无华”;崔嵬充满激情,他的电影风格就像他的为人“粗犷奔放、浓郁炽烈”。赵丹曾这样评价他:“得天独厚,可遇而不可求,中国气派。”水华擅长名著改编,其作品“严谨细腻、淡雅深邃”;凌子风的电影充满豪迈气概。 在充分肯定“十七年”中国电影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由于经历的干扰比较多,“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比较迟缓,影片数量少,17年一共生产故事片600多部。从质量上看,虽然在各个阶段都出现过一些优秀影片,但多数影片的艺术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 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致使不少影片存在虚假、说教、拔高、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对人物内心世界深入挖掘不够。人物类型简单化,人物形象脸谱化。《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这样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较成功的影片,反而遭到批判。 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这主要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
专业技术学习
专业技术学习
搜搜题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