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针对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提出了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社
会意识形态,如“主权在民” 、 “天赋人权” 、 “分权制衡” 、 “社会契约论” 、 “自由、平等、 博
爱”等思想理论,并在这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了民主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
义政治制度否定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
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从根本上说维护的是资产
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
和阶级的局限性。 其局限性的突出表现就是表面上十分广泛的民主掩盖着事实上十分狭隘的
的民主,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要正确理解这一论断,一要从理论上认清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二要从实践上看到资产
阶级民主对于劳动群众的虚幻性。
从理论上说,资本主义民主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无论它在口头上如
何鼓吹“平等” 、 “博爱” ,在形式上显得多么“民主” 、 “自由” ,它的基本性质都是由资本主
义经济基础即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度决定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资产阶级
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工具。认清资本主义民主的这一本质内容,就不会被那些
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会因其采用了一些超阶级的形式而模糊其真实的内容。
从实践上说,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由私有制造成的
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使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在经济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资本主义制度
否定了封建特权,从名义上说人人都有发财甚至当“总统”的可能,但事实上由于在财产占
有上的不平等,发财或掌权的机会不会给所有人,资本主义社会并未消除阶级特权。经济上
的不平等决定了政治上的不平等。一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事实上成了资产阶级各利益主
体凭借其经济实力展开政治角逐的舞台;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则因其低下的经济地位而
被事实上排除在资产阶级民主之外, 他们所拥有的民主权利最多也就是为资产阶级不同的政
治派别摇旗呐喊而已。此外,资产阶级民主是由其法制来保障的,资产阶级的权利写进了宪
法。即使共产党人当了总统,也无非是执行资产阶级宪法的傀儡而已。事实胜于雄辩,资产
阶级民主对于资产阶级及其少数精英是真实的,而对于劳动阶级则只是口头上的、名义上的
或者形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