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执行这两种职能的货币都是流通中的现实货币,而且在大宗交易中二者往往会出现职能交错,因此它们联系紧密,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二者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流通手段的货币支付时,伴随着商品劳务的流动,是交易过程的一部分,在交易的一瞬间起作用。也就是说买方在获得商品劳务的同时就支付了货币,完成了等价交换。而支付手段的货币在支付时没有商品劳务的同时同地反方向转移,它是独立于交易之外的,用以结束交易过程。买方使用商品劳务时并未支付等价的货币,而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延期支付。
其次,二者产生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流通手段产生于商品流通初期,商品交换还不发达,社会刚刚从物物交换向货币交易发展。而支付手段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时,货币在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广泛的出现了商业信用。
第三,二者产生后的影响不同。流通职能出现后,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如买卖双方供求匹配,交换时间地点一致等,便利了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支付手段出现后克服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但同时它也使商品经济矛盾更加复杂,形成债务链条,当一部分生产者不能支付时,可能使链条崩断,造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