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24-10-26 00:27:00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
1)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导致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大税种划归中央,小税种的大部分以及大税种的小部分归地方。
2)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导致的考核弊端。越位与缺位问题并存,盲目追 求GDP高增长,不惜举债融资,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增大。
3)投融资体制导致的政府投资冲动。地方政府投资范围过宽,不仅大量涵盖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在赢利性和竞争性领域也没有完全退出。
4)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导致的预算软约束。一旦地方财政破产,上级政府全力救助下级政府。
5)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国家公债在地方主要投向 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甚微的基础设施。
6)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转嫁。政府干预过多,导致经 济、社会主体缺乏自我风险约束;场化程度不高、市场准入的限制,民间风险经营机构难以快速发展。导致分散、化解经济、社会风险的市场机制难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