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大量既往事实表明,自然灾害常常导致各种各样的传闻、谣言在坊间传播,并在人群中制造出不同程度的恐慌,甚至引起社会秩 序混乱。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置自然灾害中的谣言,无疑是政府有关部门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政府部门应采取了得力措施,一边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谣言的负面影响,一边对居民进行积极引导、悉心劝慰,有效控制了异常局面,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很多传闻、谣言尽管是不实之辞,但却并非毫无根据,其肇事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诱因。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们置身于非常 态的特殊环境,情绪处在持续的不稳定状态之中,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让人产生某些联想或误解,有的就形成了谣言并传播开来。面对谣言只要应对及时,措施得力,就能够迅速祛除谣言的影响,以权威的信息和声音稳定人心。在灾害条件下,既然 谣言 是难以绝对避免的,政府无法做到“不惜一切代价”杜绝谣言出笼,而只能在谣言出笼之后,以理性态度和科学手段沉着应对。 谣言固然可能制造恐慌,但政府首先不能恐慌,而应当对民众承受谣言的能力,以及谣言可能引发的恐慌有客观的估计,不能一 听到谣言在人群中传播,就以为人们都变成了被谣言蛊惑的“群氓”,以为局势已经失控,天下已经大乱,于是要么放弃任何努 力听天由命,要么大动干戈采取极端手段严厉“整肃治安”。面对谣言,如果政府如临大敌惊慌失措,只会进一步刺激和扩大民 众中业已存在的恐慌情绪,导致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大灾当前,人命关天,政府部门需要处理许多紧急事务,大可不必与每一个谣言“较真”到底,更不必把揪出造谣者、传谣 者从重从快绳之以法作为当务之急。并非每一个谣言背后都有居心叵测的阴谋,并非每一个造谣者、传谣者都是惟恐天下不乱的 阶级敌人,大多数谣言,不过是由于权威信息暂时缺席而导致的一种变形的、失真的信息形式,人为夸大“敌情”无异于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