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课题:夏天里的成长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内涵,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的方式,以读促悟,提升语言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明确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难点:
懂得人一定要学会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天里的成长》,我们发现课文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句话来写的。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这篇课文采用的结构是______,先概括地写了______,接着写______,再写了______,最后写了______。(学生发言,教师指导)进而走入课文。
二、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感知万物“生长”
1.提问:第二自然段提到,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要求: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提问:这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夏天里成长的什么特点?
要求:用着重号标记出来,举手回答。
明确:“飞快”“跳跃”“活生生”,这些描写很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其实,生物的成长在你观察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但放到整个夏季的、延续的过程中来看时,就是飞快的了。
3.提问:还有哪些词语能够体现夏天里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
要求:大声朗读,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语,教师指导。
明确:还有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
4.提问:在夏天里,绿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成长。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
要求:指名回答,读出相关段落,其余同学听读并评价。
明确: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因为稻秧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因为铁路的铁轨也长,所以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了。
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面高起来。
5.提问: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马路也会长呢?
要求:学生与同桌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明确:夏天温度高,铁轨受热会膨胀,所以会把缝隙填满;柏油马路是由黑色的沥青铺成的,沥青吸热能力强,如果沥青层比较厚,到夏天沥青马路表面的温度会高出气温十几度,路面就会发软,看上去路面好像变高了。
6.提问:如何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鼓励大胆发言,教师指导点评。
(二)感悟人的“生长”
1.提问: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成长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地长大。学生们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要求:找一找,画一画文中的句子,教师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明确:学生们的身体、年龄都在成长。不管升级或跳班,无论快慢,总是要长。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2.提问:读读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谚语,作者引用它们是为了说明什么?
要求:小组讨论,教师找组代表回答。
明确: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提问:那么“热天”仅仅指的是夏天吗?这里的“长”只是指身体的长、在学校年级的变化吗?
要求: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热天”不仅仅指季节,更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和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如果说夏天是植物、动物迅速生长的时间段,那么青少年时期就相当于人生中的夏季,这个时候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比如对时间的珍惜,懂得坚持对于成长的意义等,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
(三)把握语言特色
1.提问:想想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要求:结合课后习题,整体把握。
明确: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全文围绕着这句话描述了植物、动物、非生物和人在夏天里的成长,脉络非常清晰。作者选取的事物非常有代表性,写出了它们成长的特点。
2.提问:结合自己多次的朗读体验,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要求:反复朗读,品味,举手回答。
明确:文中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然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三、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夏天,你周围的事物还有哪些也在生长?
要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也可以自由创作。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夏天,一切都在成长,我们作为青少年,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获取知识、能力,不能错过获得知识储备的最佳时期,否则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五、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积累关于农作物生长的农谚,了解相关知识。
2.想一想有没有积累过关于“在夏天里成长”的小诗,下次课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