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单纯从技术理论上来看,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即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 (染色体) 转移,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无论是杂交育种,还是后来发明的细胞质融合技术、诱变育种技术,都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的后代,然后从中筛选出具有最优性状的新品种。传统育种过程其实是相当盲目的,育种学家们并不知道什么新的基因被引入给了植物新品种,因此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的实验才能最终得到他们想要的杂交新品种。 而现代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则打破了动物、微生物、植物等不同物种间的界限。但不同物种的DNA分子的化学性质其实都是一样的,转基因的DNA分子与普通食物和饲料中的 DNA分子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现代转基因技术所创造的新品种并不会违背自然规律。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转基因育种技术是传统育种方法的发展和完善,相比之下,现代转基因技术则更为精确和可控。传统的育种技术会同时改变受体植株的许多基因,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本无法控制某个基因不应该在哪里、某个基因应该在哪里、基因应如何表达和表达效果如何。而现代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准确地控制基因的排列、基因的表达和表达效果。事实是,同样是基因的转换,同样是人为的选择,我们却并不担心传统杂交育种技术 会造成危害。 转基因作物能更好地抗病虫害、抗干旱、抗寒冷、抗盐碱、抗除草剂、提高 产量,营养成分高。目前被批准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害的品种。转入抗虫害基因的作物会制造一种毒性蛋白,能杀死某些特定的害虫,但对其他生物无毒。相比于同类非转基因作物,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它们能不用、少用或仅需使用低浓度、低毒害的农药,因而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目前所有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数据都是从实验室里得来的,人毕竟不同于小白鼠,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安全性,目前尚缺乏时间的说明。而人对于杂交作物的信任,实际上源于几百年来时间的验证。但目前,基于转基因技术给社会和人类的现在及未来带来的及可预期的益处,十分显著的知识价值、经济价值 和社会价值,我们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看待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已食用 10 余年的转基因食品,尽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很多争议,但这不影响转基因食品的迅速发展,人类不能因噎废食。当然,从纯技术方面来说,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对人体不存在利弊问题,但是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所以要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和立法管理,使转基因食品很好地服务于人类。一味质疑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或是强调转基因食品不可阻挡的趋势都有失 偏颇,我们既不应该视转基因作物如洪水猛兽,我们更不应该忽略这背后的努力 —反复试验和论证、信息公开、公共论战、政治程序、严格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