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乌托邦”原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作者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象
的理想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乌托邦” ,意即没有的地方。后人常常用来泛指美好的、不
能实现的愿望、计划和社会理想等。
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代表目前人类构建美好社会的最高认识水平。按照马
克思的构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经过不同的社会形态
不断向前进步。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依次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进而达到生产资料公有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按其成熟程度的不同,分成
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后人将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共
产主义社会,那是一个人人各尽所能、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
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 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心中的那种美好
社会完全不同。它并不是不能实现的、缺乏现实根基的乌托邦,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属。
它是科学,而非主观臆想。它所展示的美好远景,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
运动的特殊规律出发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体现了历史、现实
和未来的统一。 它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的科学性上,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使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超越了莫尔
等人设想的“乌托邦”的虚幻图景,成为一幅指导人们社会实践,并且长期努力能够逐步实
现的理想社会。
乌托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截然不同。 前者是“前资本主义”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反对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而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成熟阶段的思想产物。共产主义思想是在
承认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社会后果,并对资本主义的过去、现状和未来都作了科学而客观
的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反自然的和
异化的现象,因而在实现新的社会秩序时,应当摒弃资本主义。反之,马克思主义则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及其全部结果) 为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社会和物质的先决条件,
乃是历史的必然。比如,马克思高度赞扬了资本主义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贡献,承认资本主
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巨大进步。认为只有通过资本主义所发展的生产社会化,共产主义的最
终实现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