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发布时间:2025-08-15 17:12:28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描述:此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全图分为三段: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以及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密集繁华;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整幅画卷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被放在了正中间,成为最具艺术效果的部分。
分析:画家在创作中苦心经营,笔法严谨精细,淡彩设色,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画面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细节描绘,令人叹为观止。构图采用散点透视,结构严谨,段落分明,布局有序,主题突出。
解释:对研究宋朝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忧患意识,以“盛世危图”曲谏当朝的良苦用心。
评价: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代表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此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