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造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既不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也不能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