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读者在获得阅读材料意义的心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策略。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于1974年和1981年提出阅读理解的模式时表明:“理解的含义有二:一是体现阅读材料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结构关系;二是展示阅读材料的内容、它的背景与读者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可命名为实用关系。”认知策略,概言之,是读者据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起调节与控制作用的技能。既包括一般认知过程的策略(如注意、信息编码和提取中的策略),也包括思维过程中的策略(如概念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中的策略)和反省(或反审)认知技能。阅读理解中一般的认知策略有四种:(1)寻找深层意义的策略;(2)承认局部目标的策略;(3)灵活探索的策略;(4)将部分综合成整体的策略。具体的认知策略则多种多样,如:(1)建立结构关系以增强阅读理解的策略,有标题、摘要、作图、列表、联系上下文、自问自答、陈述目标、建构要点等;(2)建立实用关系以增强阅读理解的策略,有隐喻、明喻、类比、例证、解答问题、提出解释、推理等。当读者懂得使用这些策略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会“如何”和“何时”将它们用于不同的阅读材料。这样,读者就具有了怎样进行阅读的意识。最后他们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理解策略来控制自己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