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场
没有硝烟的战场
发布时间:2025-05-10 10:59:11
没有硝烟的战场
(1)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逐步走向相互联系: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制度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轨迹,东方从属于西方。文艺复兴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人文主义兴起。(言之有理即可,任答3点给6分) (2)特征: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附庸的世界市场形成;实行自由贸易,取消贸易壁垒的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熟。(4分) 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技术条件;殖民扩张的加剧,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6分 (3)变异: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只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对非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不平等或歧视性。(2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就答“不平等”一点也可给2分) 史实:鸦片战争后英国在中国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2分) 影响:一方面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市场供应地,逐步成为共同宰割的对象;另一方面,客观上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促进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发展。(言之有理即可,4分) |
试题分析:(1)由材料中提供的时间1500年前后世界发展的情况入手来分析。在1500年前的十几年及后二十年左右,人类历史出现了新航路开辟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正是由此而开始了整个人类历史的世界性的联系。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不是真正的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证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第二问关于世界市场发展的特征,可依据材料中的条约内容及对哪个国家有利可得出由资本主义国家队主导,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结论。世界市场形成条件可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世界市场形成需要的条件主要有:交通、生产力的提高、世界的经济联系紧密等条件。 (3)第三问,关键是在于理解材料中“相互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的规则,有些最惠国条款明文把第三国写作‘其他基督教国家’”的含义,依据材料中的这个内容可看出非资本主义国家不享受最惠国待遇,此问题也可结合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片面最惠国待遇”来分析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