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道未始有封名词解释:庄子提出的伦理命题。《齐物论》名词解释:“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名词解释: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封,界限、范围意。庄子认为,“道”原是无差别无界限的,后来受到亏损,才有左右偏袒,才讲伦理事宜,区分差别,辩论是非,互相竞争。这些都是同“道”对立的,是“道亏”的结果。他描述了这一过程名词解释:“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同上)。”就是说,最高的道德境界是无物,其次是有物而无封,再次是有封而无是非,等而下之是明了是非,产生了偏爱。老子的“道”,空虚清静自然无为,庄子发展了“道”,认为它是无差别境界。智、仁、勇、廉等道德都是“道”沦丧后的产物。这里表现了庄子的非道德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