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发生中暑时,应按照以下应急救护措施及时进行施救,并向安保部及员工所在部门(中心)报告。a)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职工在作业时,一旦出现先兆及轻度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并给于含盐饮料,也可服用十滴水、风油精、人丹。
b)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有以下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一)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二)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主。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三)热射病: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c)对重症中暑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或拨打120,在送达医院前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护措施:
1)热衰竭:迅速置病人于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裤,搬运时,头部应略低于身体的其他部位,让病人饮少量盐水,一般不必采用降温措施。
2)热痉挛:迅速置病人于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裤,及时给患者口服含盐饮料是关键。
3)热射病:迅速置病人于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裤,用冰袋或浸过冷水的毛巾于病人的头部,也可用酒精搓擦病人颈部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