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题要点: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1906—1970)在40 年代已有《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重要作品问世,50-60 年代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卖烟叶》等。他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依然保持来自“生活底层”的淳朴特色,并继续坚持打通“新文学”与“农村读者”之间存在的隔阂的试验。虽说在一些作品(如《三里湾》)中,农村开展的合作化“运动”是其骨架,但对日常生活的叙述,对于农村社会习俗、伦理的变革在农民家庭关系、公私关系和心理中留下的波痕,和因此发生的冲突,是小说中最有成就的部分。比起40 年代的创作来,赵树理遇到很多的困难。一方面,文学界有关的写作规范更为严密狭隘,另方面则是激进的政治经济政策对农业生产,对农村传统生活所产生的全面冲击,造成“社会发展”与“传统”的冲突尖锐化。这引起作家的深刻忧虑。也使他后期的创作主题,集中在对于农村传统生活,特别是建立在劳动之上的美德的发掘和维护上。《套不住的手》、《老定额》、《互作鉴定》等的主题,都可以从这一方面来理解。赵树理这一时期的小说艺术,与40 年代比较,并没有重大变化,但趋向凝练,叙述中时常会流露出隐而不露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