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古时期的音乐交流
论中古时期的音乐交流
发布时间:2025-08-14 07:50:18
论中古时期的音乐交流
1:秦汉时期: ①张骞出使西域,曾得《摩诃兜勒》一曲带回长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西亚音乐文化传入渐多,如胡笛、胡箜篌等乐器以及杂伎、乐舞等。而公元前一世纪,佛教的传入新疆,公元一世纪传入内地,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 ②李延年还根据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摩诃兜勒》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李延年是乐府机构的领导者,为乐府的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魏晋南北朝时期: 曲项琵琶与五弦琵琶于 350 年前后,由印度传入、筚篥也由西域引进,月氏人乐器羯鼓、腰鼓也由龟兹传入中原,另外竖箜篌、都昙鼓、铜钹、羌笛等都由西域传入。
3:隋朝: ①开皇乐议,关于中西音乐关系的一场辩论。 ②音乐理论,苏祇婆将西域龟兹的五旦七声理论,传给了郑译、万宝常,他们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出八十四调理论。 ③中日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日本曾先后派出了二十三批遣隋使与遣唐使来到中国。 ④高丽音乐传入我国,隋唐时被列为“多部乐”之一。
4:唐代 ①多部乐中,新疆的(龟兹伎、疏勒伎),中亚的(安国伎、康国伎),印度(天竺伎)、朝鲜(高丽伎)。 坐立部乐,多种外来音乐与本土音乐交融,不分地域,只分演奏形式。 ②唐代“燕乐”大量流传到日本,成为日本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唐乐”保存至今的曲谱有《秦王破阵乐》《兰陵王》 ③朝鲜的音乐,分为“唐乐”和“乡乐”两类,唐乐的乐器,“皆中国之制”显然是从中国传去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