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2009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⑴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009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⑴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发布时间:2025-06-19 18:05:17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空惆怅”写出了作者对人们在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纪念这个节日,但却无人凭吊屈原,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深厚内涵,而感到惆怅。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而“无人解”写出了作者不被理解、世无知音的孤独之感。⑵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答:。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写端午节人们为过节准备的忙碌和热闹和作者肚子惆怅形成对比。下阕写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伤感形成对比。【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诗歌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这类问题,我们要有整体意识,要做到七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关键词、看意象,并且我们应该掌握鉴赏诗歌的术语,尤其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还有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术语。
专业技术学习
专业技术学习
搜搜题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