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这是宋代朱熹对“比兴”的理解。
- 首页
-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
1.“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这是宋代朱熹对“比兴”的理解。
-
2.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___________。
-
3.“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4.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
5.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6.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包括( )。A.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意境之美B.语言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C.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意蕴之美D.形式美和内容美
-
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是()的观点
-
8.“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所致。
-
9.我国的古人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表达了()。
-
10.故令之以文,(),是谓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