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我国必须正确分析预测判断形势,既要看到严峻面挑战面,更要前瞻性把握机遇面,未来总体可能进入一个机遇面因素上升、挑战面相对下降的时期;正确看待外部危机带来的贸易冲击风险。在全球化时代,外部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的冲击前所未有的加大,世界各国都不能置身其外,都必须承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已完成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出口多少基本上是市场竞争决定的,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要素禀赋相关,关于我国现有经济模式过度依赖出口是一种严重误判。我国应当正确对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正视我国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的现实,高度重视做好应对工作,贸易保护主义很多做法是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是错误的。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承接三次重大国际产业转移,使贸易开放与发展成为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最大动力;后危机时代,我国仍面临发挥后发性优势、参与世界产业大调整大重组的良机,双向贸易和投资将成为我国调结构、促转型、促创新的新动力。因此,将调结构与外贸长期发展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结构转型升级更要充分利用全球优势生产要素和科技成果。我国应正确选择我国的长期外贸战略与政策(1)、必须提高社会各界对扩内需、稳外需关系的认识。全国要继续高度重视和支持外经贸发展,以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各项目标。(2)、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水平。我国必须提高宏观调控部门人员的素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规律和知识,显著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服务。(3)、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体系。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任何扭曲最终都将对国内生产和经济全局产生损害。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曾经制定了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大经贸、科技兴贸等外贸发展战略。21世纪初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和战略重点应该是对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1)、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高技术产业贸易是跨国公司企业间贸易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3)、扩展贸易空间,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市场已展开强大攻势,甚至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如果我们不积极参与其中,将可能失去重大市场机遇。(3)、创造竞争优势,重视企业制度创新。在未来几年里,对外贸易战略应把侧重点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转向大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上来,从根本上解决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问题。(4)、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占领国际绿色市场。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利润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的经营决策,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之中,采用社会经营决策,统筹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