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15年真题

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15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5-08-08 15:45:46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快搜搜题库 官方老师解答 )
联系客服
答案:①乳儿期(0—1.5岁):信任对怀疑。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如果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②婴儿期(1.5-3岁):自主对羞怯。这阶段中的婴儿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探索新事物,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和方式,容易使婴儿陷入自己意愿和父母意愿相冲突的危机中。如果危机解决,就会获得一种独立和自我意识,反之就会害羞和疑虑。③学前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把自己扮演成成年人的角色并因此而快乐,然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人禁止,从而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④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产生勤奋感。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感,他们将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⑤青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主要任务是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反之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⑥成年早期(18-3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此时,个体如果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⑦成年中期( 30-6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是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人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⑧成年晚期( 60岁以后):完美感对绝望感。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人绝望,并因此害怕死亡。评价优点:① 艾里克森对人的心理的研究既注重社会因素又注重文化因素。②不是只在意识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而是考察各方面的关系。③不是只研究某一年龄段 ,而是涉及人的一生。缺点:①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②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发展实际,都是引起争论的焦点,这些均需进一步的研究。
专业技术学习
专业技术学习
搜搜题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