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1)存在小学化的问题,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违反了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指导思想,没有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违背了发展适宜性原则。(2)答题要点: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①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 。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独立性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很多幼儿因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而影响身体和学习,在小学生活中感到困难。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如果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 培养动作,增强体质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书写任务较多,学习压力增大。因此,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强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②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首先,调整每日的作息制度;其次,改变活动时环境的布置。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首先,开展培养进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其次,带领儿童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