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马克思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 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 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 合力,就是历史。”可见,所有现实的实践着的人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历史学者黎澍指出,马克思主义教材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的论断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它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合力论”是矛盾的。黎澍 特别强调,血淋淋的剥削史不应说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黎澍通过考证,发现最早提出这一命 题的是前苏联哲学家尤金。黎澍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哲学界和史学界的学 者参与了讨论。 事情好象很明白,那我们为什么还坚持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呢? 分歧主要发生在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上。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历史”的解释 是: “○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2 过去的 事实。○ 3 过去事实的记载。○ 4 指历史学科。 ” 教材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从涵义○ 1 ,即把历史理解为社会发展史来立 论的。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讲的合力论, 则是从涵义○ 2 , 即把历史理解为过往的史实来立论的。 若把历史比作一艘航船,上面载有各色人等,就航船的前进方向来说,它是由推动社会发展 的人民群众决定的。而航船的所有过程,包括前进、偏离、回旋、逆转等,则是由上面的所 有人共同造成的,即每个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 由此可见,群众史观反映的是社会历史的大方向、总趋势和客观规律,而合力论反映的 则是历史的大方向、 总趋势和客观规律是如何通过各种彼此交错的社会力量相互作用而实现 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历史的,所以两者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