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要点:我们应该根据国有企业提共的产品的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改革战略。(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改革主要是准公共产品企业的改革。提供准公共产品企业的特点:一是社会目标在企业经营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二是垄断程度高;三是行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需要由政府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企业凭借垄断地位侵害消费者利益,因而实行国有国营模式。国有国营企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①由政府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②政府直接任命或罢免这类国有企业的负责人。③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为确保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允许垄断并限制其他企业进入。④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有效的规制,避免因为行政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⑤对收入分配的控制。⑥控制价格与确定财政补贴数额。(2)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处于基础产业的垄断性国有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是经营目标的双重性;二是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三是基础产业需要巨额投资、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周期长、具有较强的凝固性等;四是基础产业是一个需要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政府在这类国有国控模式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明确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的约束方式;二是由于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三是国家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四是国家队价格形成的监督;国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3)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竞争性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股份公司。为此,必须明确产权关系。第一,通过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注册资本及其相应的权益,界定企业产权的归属主体。第二,产权主体行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开展经济活动。第三,明确界定产权主体的权益及责任。第四,使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第五,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第六,对产权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4) 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宜完全放开国有资本从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中退出,不仅有利于让这些企业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而且有利于政府减轻负担,集中财力和人力抓好那些应由政府控制的行业。因此构建所有权的退出机制更有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