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内部牵制是指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他的核心思想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这一思想并不过时。内部牵制的最初形式和基本形态是以不相容职务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流程设计,然而,内部牵制在控制目标的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20世纪以前,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商品生产尚不发达,内部牵制制度在防错纠弊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期,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除了防错纠弊,企业在管理中还迫切需要处理诸如风险评估、分权授权、绩效考评、监督激励等问题,控制目标开始趋于多样化,而传统的内部牵制制度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已经不能为新环境下控制目标的达成提供恰当的保证,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然而,无论内部控制制度如何变迁,内部牵制都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机制,不能一味地追求内部控制概念边界扩大和功能拓展而淡化了内部牵制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在内部控制的演变过程中,内部牵制也应突破固有的概念藩篱,不仅强调分离式牵制,也应强调合作式牵制的作用,如会审、会签、协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