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6分(每题2分)1.A 2.D 3.B 4.C 5.A 6.C 7.B 8.C二、23分9. 220。 并联。 电能。 10.不变。 变大。 变大。11.0.5。 4。 竖直向上。 12.0.9×10-3。 0.9。 10-3。 13.5。 0.5。 6。 14.变大。 变小。 R断路。15.电压表和不同的导体(滑动变阻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某导体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然后改变电源的干电池节数(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然后换用不同导体重复实验。说明:第14题第三格和第15题每格2分,其余每格1分。三、7分16.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各1分。17.完全正确2分。18.完全正确2分。四、26分19.(4分)因为物体浸没,所以V排=V物 1分 F浮=ρ水g V排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1×10-3米3 =9.8牛 3分20.(4分)2分http://mis.wenku.baidu.com/ndmis/browse/undefined① ② W=Pt=0.11瓦×10时=1.1千瓦时 2分=110瓦×10×3.6×103秒=3.96×106焦21.(9分)3分http://mis.wenku.baidu.com/ndmis/browse/undefined① P水=ρ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1960帕 2分 ② ③ 因为水不溢出,所以地面所受压力的增加量ΔF地=G柱=m柱g,圆柱形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力的增加量ΔF底=G排水=m排g,Δp容=Δp水,底面积S容相同,所以ΔF地=ΔF底, m柱=m排水=ρ水ΔhS容=1.0×103千克/米3×0.1米×0.02米2=2千克 4分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22.(9分)1 U1=I1R1=0.9安×10欧=9伏 2分3分2 http://mis.wenku.baidu.com/ndmis/browse/undefinedU2=U-U1=24伏-9伏=15伏 3 可采取的方案是:b. 去掉电压表V2; 1分 因R2标有“50Ω 1A”字样,所以当R2max=50Ω时,IminRmax=R1+R2max=10欧 50欧=60欧Imin=U/Rmax=24伏/60欧=0.4安 U1min=IminR1=0.4安×10欧=4伏 1分 当Imax =1安时,R2min U1max=ImaxR1=1安×10欧=10伏 U2min=U-U1max=24伏-10伏=14伏 Rmin=U2min/Imax=14伏/1安=14欧 1分 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取值范围为50~14欧,对应的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4~10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4~1安。 1分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五、18分23~24(6分)23.P=UI; 断开; 并。 24.浮力; 重力; 不同。25(6分)① 圆柱体的质量m越大,底面处于液体中的深度h越大。② 圆柱体质量m和液体密度ρ相同时,底面积S越大,圆柱体的底部到液面的深度h越小。 ③ 2与4或3与8或6与9。④ a. 圆柱体的质量m与液体密度ρ和底面积S乘积的比值相同; b. 圆柱体的质量m与液体密度ρ和底面积S乘积的比值越大,圆柱体的底部到液面的深度h越大。⑤ 驳船底部到液面的深度。26(6分)① 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了电源两端,电压表并联在了导体两端。)答案合理即可物理量实验序号电压Ux(伏)电流Ix(安)电阻Rx(欧)电阻Rx平均值(欧)10.60.125.05.121.50.305.033.00.585.2②20欧。③ 说明:每组数据填写完整、计算得出电阻1分;电阻平均值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