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2)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处境与情感,能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后果。 (3)内化: 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 11.角色扮演法的特点是什么?答:角色扮演的特点是: (1)角色扮演训练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减少消极社会行为的有力手段; (2)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兴趣; (3)角色扮演训练与表演游戏是截然不同的; (4)角色扮演注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分析,促进儿童角色承担能力的提高。 12. 角色扮演法的教育过程是什么?答:角色扮演法的教育过程是: (l)开始。介绍情景,制造气氛,引发问题,当情 节出现两难或展开时即停止,用发问方式让儿童思考并预测故事结果。 (2)选择参与者。讲座、分析各角色特点,征求自愿扮演者。 (3)扮演及观察。自愿扮演者扮演,其余儿童观察。 (4)讨论及评价。事件、地位、动机、行为的后果等。 (5)集体扮演。各个儿童将自己思考的行为方式表演出来。 (6)经验共享与类化。 13.角色扮演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角色扮演法的注意事项有: (l)注意讨论重点,儿童讨论重心应该集中在:情感探讨;他人角色特点及所处地位的探讨;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技巧的探讨。 (2)情景内容设计应该视儿童具体情况而定,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 (3)角色扮演训练要循序进行,开始可以由教师提供行为范例,由儿童扮演逐渐到由儿童预测结果,提出对付情景的适宜的行为方式。 (4)开展训练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可以是面对全体儿童集体进行,亦可重点针对个别儿童进行。切不可为表演而表演。 14.环境体验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环境体验法的注意事项有: (1)所创设的环境要富有儿童情趣,不宜成人化; (2)为儿童提供熟悉的利于开展想像与拟人化交往的环境; (3)注意环境的可体验性、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 (4)可在局部环境中提供不太完善、不太平衡的环境让儿童去体验环境中不尽完善的一面; (5)随时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凋整环境布置; (6)教师、家庭及其他工作人员要注意精神环境的一致性和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15.行动操练法可分为几种形式?答:行动操练法可分为: (1)动作技能练习; (2)心智技能练习; (3)分段练习; (4)综合练习。 16.实施行动操练法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行动操练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练习的目的; (2)行动操练的方法要正确; (3)练习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4)练习的方式和要求多样化; (5)家-园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