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违约责任的归责,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应该依何种根据使其承担责任。根据各国的立法,在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主要采纳了严格责任或过错责任原则。(1)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是指不论违约方主观上有无过错,只要其不履行合同债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就应当承担合同责任,而不管违约方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采用的是严格责任原则,与其他归责原则相比,其具有以下特点:①严格责任的成立以债务不履行以及该行为与违约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为要件,而并非以债务人的过错为要件,这是其区别于过错责任的最根本的特征。在这一点上,似乎有理由认为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过错推定相一致。但是,过错推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过错,而严格责任考虑的则是因果关系而并非违约方的过错。②严格责任虽不以债务人的过错为承担责任的要件,但并非完全排斥过错。一方面,它最大限度地容纳了行为人的过错,当然也包括了无过错的情况;另一方面,它虽然不考虑债务人的过错,但并非不考虑债权人的过错。债权人的过错是债务人得以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由。③严格责任虽然严格,但并非绝对。绝对责任是指债务人对其债务应绝对地负责,而不管其是否有过或是否由于外来原因。在严格责任下,债务人得依法律规定提出特定之抗辩或免责事由(例如不可抗力等)(2)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应当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如果当事人没有过错,则虽然有违约发生,违约当事人也不负责任。另一方面,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即在已经确定违约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下,还应当根据违约当事人的主观过错程度来确定违约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我国合同法分论规定一些特殊情形适用过错归责原则,如旅客自身携带的行李、赠与合同、委托合同等。(3)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免责事由是免除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法定或约定原因和理由。免责事由有法定免责事由、约定免责事由和受害人过错。①不可抗力,是严格责任归责原则下的惟一的法定免责事由。《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当事人迟延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②免责条款,指限制或免除当事人未来违约责任的条款。免责条款必须订人合同才能产生免责效果,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即合同中的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的财产损失的违约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当事人对此类损害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③受害人过错是指受害人对违约行为或者违约损害后果的发生或扩大存在过错。违约责任虽然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但是受害人的过错仍然可以成为违约方免除全部或部分责任的依据。